一、当前苗情
目前我市小麦、油菜苗情总体好于常年,但差于去年。据各地12月20日调查统计,全市小麦种植面积264.1万亩,比去年增加1.5万亩,平均叶龄为2.7叶,比去年少0.2叶,平均总茎蘖数31.5万/亩,较去年少0.6万/亩。其中一、二类苗面积共192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72.7%,比去年少25万亩,三类苗(包括未出苗)面积为70万亩,较去年增加20万亩。全市油菜种植面积25.4万亩左右,其中移栽油菜18.1万亩,直播油菜7.3万亩,平均叶龄分别为12.7叶和9.8叶,绿叶数分别为9.0张和7.0张。油菜一、二类苗面积21.8万亩,占总面积近85.8%,比去年减少4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麦油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麦油普遍受旱。麦油播栽以来,降雨明显偏少,麦油普遍受旱,苗体偏弱。已出苗小麦表现为发根少、出叶速度慢、低位分蘖发生少。晚播小麦影响更大,出苗慢,部分还没有出苗。部分油菜受旱萎蔫,生长速度慢。二是苗情不平衡性大。“两段苗”现象明显,适期播种与晚播小麦生育进程差距较大,适期播种的小麦出苗情况好,基本实现一播全苗,目前已经进入分蘖期,叶龄3-4叶,总茎蘖25-45万;迟播小麦出苗缓慢,部分田块尚未齐苗或未出苗。三是草害潜在威胁较大。秋播以来,墒情偏干,部分田块难以进行封闭化除,同时受去年低温冻药害影响,部分农户不敢化除,冬前化除面积只有36万亩。虽部分田块封闭化除,但化除时土壤偏干,效果不佳,田间杂草严重,潜在威胁较大。四是部分田块沟系不配套。由于播后天气持续晴好,无连续降雨,不少农户放松警惕,未及时开沟或少开沟,沟系不配套。越冬期间若遇连续雨雪,极易导致渍害发生。
三、田管技术
我市麦油即将进入越冬期,针对苗情特点和存在问题,围绕“促壮、防冻” 目标,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苗施策,控旺促壮转弱。越冬期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田管技术措施:
一是洇水抗旱,早施苗肥。当前气温相对较高,麦油仍然在缓慢生长,各地应结合苗情和近期雨水天气,及时落实促苗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尽快洇水抗旱。对于苗小、苗弱的麦田,于3叶期及早补施苗肥,亩施20斤尿素,利用越冬期有效积温,促进生长。对于适期播种、基本苗适中、群体适宜的田块,在3-5叶期增施壮蘖(平衡肥)肥,一般亩施尿素10斤。油菜对于生长量偏小的田块,追施适量腊肥,促进冬春发苗。
二是清沟理墒,预防渍害。据统计,今年我市麦田开沟面积200万亩,但部分田块沟系不配套,易发生渍害。各地要及早组织发动农户,开好内外三沟,清沟理墒,疏通竣深,确保内外三沟排水通畅,提高排涝降渍能力,防止冬春连续雨雪天气造成渍害。
三是适度镇压,保墒防冻控旺。对于旺长和正常田块各地要利用冬闲季节进行适当镇压,遵循“干压湿不压,暖压冻不压”的原则,于冬前适墒镇压,保墒防冻。对早播苗足的麦田和长势偏旺、叶色嫩绿的油菜田应于冬前及早进行化控,一般亩用15%多效唑40-60克对水喷施,控旺促壮,提高抗寒能力。(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供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