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培训的“小课堂”致富的“加油站”——记敦煌市莫高镇高效节水产业园农民田间学校

培训的“小课堂”致富的“加油站”——记敦煌市莫高镇高效节水产业园农民田间学校

发布时间:2021-12-30 作者:佚名 来源:酒泉市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敦煌市莫高镇高效节水产业园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工作思路,依托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绿源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契合农民需求的农民田间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10平方米,拥有培训室150平方米,配套桌椅100套,电脑、投影、电子显示屏等教学设施齐全;自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举办各种培训50余场次,培训农民2600多人次,其中新型职业农民1200余人,承接省内外各种观摩学习2000余人,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2019年10月莫高镇高效节水产业园农民田间学校被中央农广校授予“全国优秀农民田间学校”荣誉称号。

  一、完善园区功能,夯实学校基础。学校依托的莫高镇高效节水产业园,按照现代农业公园和田园旅游景区的标准来打造,重点布局建设了农耕风情园、农耕体验园、农耕文化园。园区现有设施蔬菜1013亩,李广杏1006亩,葡萄4897亩,建成高标准农家客栈28家,可容纳780人住宿、1200人用餐;建有农产品检测室1处50平方米,农产品展厅1处40平方米,配送间1处200平方米;成立了敦煌市盛源蔬菜有限责任公司,引入电子商务企业共同成立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中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体制和“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园区已成为集特色产业发展、新技术、新品种展示、休闲观光、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基本可满足培训、实训、实践需求,在更新理念、提升产能、科技致富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规范运行管理,提升培训质量。为确保田间学校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建立了以市农广校为培训主体,农技、畜牧等技术推广部门协调配合,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村级农业服务站共同参与组织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依据敦煌市农民田间学校运行管理规范,从培训工作流程、农民辅导员职责、实训管理、学员管理、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规范田间学校日常运作与管理。聚焦培训的方式和实践特点,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年度培训计划,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聘具有一定资质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专家5名、农民技术员和乡土专家9名担任辅导员,随时为农民提供教学指导和技术培训服务,让农民在田间地头学到真技术、掌握真本事。

  三、创新培训方式,实现产教融合。如何让田间小课堂成为农民技能学习与展示的大舞台,结合农民群体与农事耕作特点,经过实践探索,重点采取“订单式、互动式、点评式、田间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农民参与其中,在学中干、干中学。一是点单式培训。农民根据品种选择、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控等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由学员直接确定授课内容。二是互动式培训。围绕学员共同确定的疑难问题,在学员与教师互相讨论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三是点评式培训。根据确定的授课内容,先由农民通过自身实践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由老师进行点评,最后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四是田间实践培训。组织学员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具体问题面对面讲、手把手教,解决农民生产中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实现科技培训带动增产致富目标。

  四、开展技术研究,引领生产实践。学校以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为依托,建立了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基地,常年进行辣椒、番茄等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重点普及推广了基质栽培、穴盘育苗、黄板诱杀、果实套袋等常规技术,引进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在设施农业、大田葡萄开展应用示范,建设了30座智能温室示范棚,实现了对温室温度、湿度、农作物病虫害及水肥一体化的远程时时自动操作和监控,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建有蔬菜育苗示范基地1处,年提供各类蔬菜苗木300万株。在园区开展各类试验示范30余项,推广无土栽培、配方施肥等成熟技术10余项,开展技术现场推进会20场次。成为展示敦煌现代农业的窗口。

  小课堂变身大舞台,大舞台开启致富路。田间学校逐步成为农广校在产业链上办学点、产教结合的主阵地、农民教育的主课堂、农民致富的“加油站”。下一步,莫高镇高效节水产业园农民田间学校将更加致力于农民培训,继续探索新的高效培训方式,让广大农民都能获得职业技术培训带来的红利,不断开启致富大门。

  


原文链接:http://nync.jiuquan.gov.cn/nongyeyaowen/xianshiyaowen/20211223/0940130709240e120e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