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宣传发动。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重大意义,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人民群众开展环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识,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成人民群众的行为遵循和行动自觉。
二是清理农村垃圾。彻底清除环境中存在的陈年垃圾、建筑垃圾。每5个农户设置一个垃圾箱,每天清运一次,放到指定垃圾堆放场,保持村庄干净、整洁、有序。有条件的村庄,农户家庭柴草全部远离村庄,集中堆放。其他条件不具备的村庄,每个村庄设置数个柴草集中堆放点,设置固定围栏,隔离火情和防止鸡拱。清理河塘沟渠,重点是水面垃圾污染、黑臭水体。商户、农户门前实行“三包”制度,做到宅院物料有序堆放,庭院干净整齐。整治乡村沿路商户门前,达到道路整洁、通畅,路肩整齐、洁浄,使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净”起来
三是整理残垣断壁。整治村头、房前屋后违规临时搭建的厂棚、厂房、圈舍等,整治随意悬挂张贴的广告牌(栏)等。彻底整治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的违法建筑,整治集镇、中心村沿路沿街违法搭建的违法建筑。整治和规范电力线、网线、有线电视线,达到整齐划一。因地制宜对废旧房屋、残垣断壁进行拆除,一时不宜拆除的予以加固修整,把废弃宅基地变成花园、果园、菜园、游园。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在抓好集中整治的同时,每个乡镇、行政村都要建立环境整治档案,使环境排查整治制度化,常态化。制定保洁员、垃圾收运、村容村貌等管理机制,确保有人管、有经费、有制度、可持续,把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成果巩固好。
集中整治行动开始以来,全县张贴标语宣传画1万余张,出动宣传车7600余辆次,清理陈年垃圾1万余吨,黑臭水体697处,柴草堆5369余处,坑塘1246个,断垣残壁4069处,违法建筑121处,规整广告牌匾257处,规范弱电网线159千米。
相关内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