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住关键“带头人”,建强经营管理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着重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工作。同步加大村级干部培训培养力度,提升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快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促进乡土人才快速成长为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不断加强农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我县共开展各类专题培训50余场,培训3000余人,新增农业职业经理人298人,共培育高素质农民319人。
二是抓住产业“差异化”,促进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坚持“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思路,坚决打好“稳粮、强菌、优橘、绿橄”四张牌,进一步做精现代农业,逐步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力推动“一镇一园、多镇一园”梯次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我县实现粮食种收面积74.29万亩、产量26.55万吨,羊肚菌栽培约2万亩、产量0.5万吨,柑桔和伏季水果面积20万亩、产量26万吨,油橄榄基地7.73万亩、产鲜果1.07万吨,榨油971.61吨。
三是抓住资源“集中化”,规范管理运行机制。通过整顿清理集体“三资”,摸清家底,建立台账管理,加强集体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推动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股份化,降低风险,实现村集体“三资”保本增值。2021年我县通过市场运营开发一批、集体经济使用一批、公益事业改造一批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资源87宗,整合聚集土地1277亩进行规模化经营,增加收入355.37万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