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宁县:特色养殖走出增收新路子

宁县:特色养殖走出增收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1-12-10 作者:佚名 来源:酒泉市农业农村局

  初秋清晨,雾绕山头,走进宁县湘乐镇瓦窑村东庄组林麝养殖基地,一排排养殖厂房整齐划一,厂房内一只只林麝正在静静觅食。

  “我们2018年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在村上建办了庆阳唯一的一处林麝养殖基地,基地共流转贫困户荒坡地、复垦废旧庄基约80亩,目前林麝存栏达到100多只。”庆阳协盈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刚介绍说,“一只公麝每年预计可产麝香10到20克,每克450元,同时母麝每年产幼崽一只,每只能收入2万多元,预计每年总共能收入60多万元。”

  瓦窑村靠近子午岭林区,村上所处位置植被良好,而良好的植被也为林麝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

  据了解,该养殖基地在建设之初,县镇政府给了极大支持,除了通过多方争取政策和资金,还帮助架桥修路、配套基础设施、落实入股资金等,为林麝养殖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年来,先后建成便民桥1座,配套修通道路5.2公里,配套通电设施3公里,新打深井1眼,安装太阳能路灯18盏,栽植行道绿化苗木2000余株,为林麝养殖提供了便利的硬件基础。

  为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王刚还经常外出考察和学习,多次参加市县有关产业发展的业务培训,同时,他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情怀,并积极配合县镇村组织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刻理解“扶贫先扶志”的理念。

  此外,针对林麝喜食鲜桑叶和饲草的特性,该基地还大力发展扶贫田间,2019年春季从外地购进大叶蛋白桑苗3000多株,无偿发给当地13户群众栽植在自己的退耕地中,并与群众按照0.8元/斤的价格签订鲜桑叶收购合同,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另外,该养殖企业还从本村和附近的村民家里通过收集林麝饲料等,带动当地农户增加收入,人均年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近年来,宁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调整特色产业结构,不断创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新路子,推进林麝养殖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全方位拓展脱贫群众增收渠道。

  


原文链接:http://nync.jiuquan.gov.cn/nongyeyaowen/shengneiyaowen/20211207/091456709454a4282e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