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经典报道 > [河北]西红柿大棚一年挣20万元的奥秘

[河北]西红柿大棚一年挣20万元的奥秘

发布时间:2021-12-08 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初冬的北戴河寒意渐浓,但朱庄村晟发农场宋振平家的大棚里却是暖意融融、生机盎然,大片的西红柿郁郁葱葱,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长势十分喜人。

    看着翠绿的叶片间挂满了一串串诱人的“草莓西红柿”,市民李艳忍不住摘下一颗放在嘴里,“酸酸甜甜,口感真好。这里的西红柿自然成熟,还没化肥。我准备多摘点,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搞绿色现代化种植,拓宽增收路径,这条路算是走对了。”看着大棚里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宋振平高兴地说。

    蔬菜种植一直是朱庄村的传统产业,但由于传统种植方式技术水平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导致普通蔬菜抗灾能力差,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这几年种蔬菜,一年到头辛苦不说,还挣不了几个钱。如何打破传统种植瓶颈,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了我的心病。”宋振平说。

    为此,宋振平咨询相关农业专家和部门,走访种植大户,对比30多个品种发现,“草莓西红柿”品种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且产量高、成本低,市场需求大,是致富的好途径。

    今年,他尝试种植了5个大棚5亩地,并在村里成立了北戴河区晟发农场,发展家庭农场规模化种植,希望走出一条“绿色先行+科技赋能+市场导向”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为村里的农业产业发展找出突破口。

    发展方向明确了,怎么保证种出的果实有品质?

    正午时分,大棚内温度逐渐升高,58岁的大棚管理员李强走到棚内一角打开了水肥一体机,使大棚内的温湿度能够自动调节到适合作物生长的最佳状态。

    “西红柿秧上安装了传感器,角落里还有感应摄像头,这些都是自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传输技术,可以实时精准地感知、传输、获取棚内的水肥数据,还能进行自动调节,实现了科学种植和精准管理。”李强说。

    自晟发农场成立以来,李强就在此打工。“现在都是自动化,活计轻松,离家还近,一个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自家的地也不耽误种,还能学习先进种植技术,这样的好日子上哪找去。”说起现在的生活,李强喜笑颜开。

    在种植过程中,晟发农场坚持绿色种植,用大豆、豆粕代替传统肥料,避免土壤营养流失、板结等问题,在增加作物抗病性的同时,还提高果实口感,使果实更加营养均衡。同时,使用蜜蜂授粉,环保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坐果率。

    好产品引来了好销路,由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宋振平的“草莓西红柿”深受周边市场和市民欢迎。借此机会,他在订单销售的基础上拓展农场采摘项目,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

    “目前,棚内西红柿采摘预定火爆,每公斤价格为20元,是市场上普通西红柿价格两倍还多,今年5个棚的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宋振平一边算着账,一边信心满满地说,“火红的西红柿把咱日子也带红火了。下一步,我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提升品质的基础上,做强品牌、做大优势,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凭借党员宋振平的成功经验,朱庄村党支部正在积极谋划,发动党员带头,积极推进加快农业合作社发展,扩大绿色科技种植规模,形成产业优势,借力北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走出一条现代农业为主线、田园采摘为支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原文链接:http://nync.ln.gov.cn/nyyw/qgnyxxlb/202112/t20211206_44078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