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创城工作,朝阳市水泉镇通过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形成了“生态旅游、景村共建、农旅融合”的良好格局。
强化领导,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每位副职领导包扶1-2个村。各村也成立相应领导组织,由村书记负总责、村干部分片负责。同时,各村打破组与组的界限,将全镇各村划分为13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管理30-50户,主要负责网格内卫生监督、垃圾收集和门前“三堆”摆放,确保负责区域环境整洁。目前,在全镇已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网格化环境整治工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夯实了乡村治理根基。
以建代管,减少垃圾存放空间。按照“一村一屯一街一巷一景”发展思路,通过以建代管、管建结合方式,减少垃圾存放空间,实现整村推进、整镇提升。2016年以来,累计修建长城墙5公里,铺设彩砖5000平方米,建设旅游大道12公里,栽植树篱4公里、风景树11000株、花卉100余万株。今年重点将村屯绿化美化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由镇政府免费提供雪桃苗,各村负责组织实施,利用群众房前屋后空闲地统一栽植雪桃,减少“三堆”存放空间,既改善了农村环境,又实现农民增收,生态旅游、景村共建的发展体系在全镇初步形成。
动真碰硬,强力推进环境治理。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该镇本着“先礼后兵”思路,先由村干部逐家逐户做工作,经过多次入户后,有些群众主动配合清理门前“三堆”和垃圾,针对一些“钉子户”“赖皮户”,依据《辽宁省村庄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于破坏村容镇貌乱堆垃圾、粪便、柴草的,责令其停止侵害,并可处200元以下罚款。”该镇通过政策法规,对其依法依规进行集中、统一清理,动真碰硬,强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目前,通过集中清理整治,并统一栽植花草、树木,现在村庄绿了、美了,群众由原来的抵触不理解到现在的主动宣传、自发配合。
加大投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是镇政府牵头成立亮泉保洁公司,每年投入24万元,由24人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分片分段负责收集转运镇村主要街道垃圾。同时,为保洁公司配备垃圾清运车辆4台、铲车1台、转运垃圾箱15个、铁式挂运垃圾筒230个、塑料挂运垃圾筒200个,分布在全镇主要街道和广场,每处安排公益岗专人看护,做到清运及时、管理到位。二是镇政府为7个行政村发放垃圾收集车辆7台,每村设立1名保洁员,每天负责本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三是安装监控设施。在全镇主要道路、河道、垃圾存放点安装摄像头65个,真正实现了环境监管无死角、全覆盖,规范群众自觉行为。四是建立“道德银行”激励机制。重点在环境卫生方面对各户实施月评比、季兑换、年表彰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治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