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惠农项目 > 亩产732公斤!袁隆平团队在如东试种的耐盐水稻新品种丰收了

亩产732公斤!袁隆平团队在如东试种的耐盐水稻新品种丰收了

发布时间:2021-11-16 作者:佚名 来源:南通市农业农村局

  寒露到,稻开镰。9日,栟茶方凌垦区耐盐水稻示范种植基地内,今年首批26.7亩“创丰优丝苗”耐盐水稻收割结束,总产量达19.55吨,平均亩产732公斤。

  

  “实收产量比我们预期高得多,这个品种米质好,产量潜力较去年的‘超优千号’以及今年试种的其他两个品种要低一些,亩均产量超过700公斤就是高产。”如东县作物栽培站副站长於永杰告诉记者。

  去年,袁隆平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如东栟茶方凌垦区作为东部滨海盐碱地类型,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试验示范种植基地,当年试种的“超优千号”平均亩产稳定超过800公斤。得益于去年良好的试验示范效果,今年,袁隆平团队再次委托如东试种下“创丰优丝苗”“袁氏4号”“袁两优1000”3个品种的耐盐水稻,致力耐盐水稻的产业化示范,力争在品质与高产量方面实现“双突破”。

  

  眼下,“袁氏4号”与“袁两优1000”两个品种也已进入成熟期,本月中旬陆续开镰收割。10月8日下午,於永杰技术团队来到方凌垦区,对两个品种进行初步测产。“从随机抽取的四块区域测产情况来看,‘袁氏4号’与‘袁两优1000’有效穗数足,整体平衡性好,预期亩均产量有望超过800公斤。”於永杰告诉记者,有了去年“超优千号”的种植经验,今年,从播种、育秧、移栽到后续大田管理,技术团队制订了更为完善的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方案,为新品种耐盐水稻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尤其在水分管理方面,我们总结去年的经验和做法,已基本能够实现大田用水精准化管理,简而言之,就是能够根据天气预报,有目标、有指标、有计划地进行灌溉、排水。”

  

  在连续两年试验种植耐盐水稻后,如东耐盐水稻栽培技术团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评估了不同的耕作方法,初步探索出一套耐盐水稻配套栽培技术:育秧期间,采用水稻硬地硬盘育秧技术,秧苗移栽大田后,发根力更强、发苗更快;移栽时,采用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在插秧机插秧的同时将基肥和分蘖肥一次性施入根系旁土层中,有效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根据天气以及病虫发生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应用盐碱地水稻壮苗早发栽培技术、超高产肥水高效运筹技术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保障水稻优质高产。

  

  目前,收割后的“创丰优丝苗”稻谷已被南通富禾生态粮业有限公司全部收购,后续将加工为成品米,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引进海水稻种植项目,打造海水稻示范种植基地,对拥有众多盐碱地的如东来说,是增加耕地资源、提高粮食产量的有力途径。”试验基地所属如东县裕隆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志荣告诉记者,水稻在盐碱地改良利用中具有其他作物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根系本身具有分泌有机酸和吸收盐分的能力,能够降低土壤盐分,让“荒漠”蜕变为良田。眼下,方凌垦区还有4000亩盐碱地改良田,含盐量各不相同,公司将继续试种不同品种的“海水稻”,为将来规模化推广奠定技术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tong.gov.cn/ntsnwx/njfz/content/a202d6c7-ff11-4fa5-9643-9e246346d9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