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农民调研 > 昔日盐碱地 今朝米粮仓

昔日盐碱地 今朝米粮仓

发布时间:2021-11-16 作者:佚名 来源:营口市农业农村局

  西市区沿海街道办事处蓝旗村一块废弃多年的盐池,今秋却泛起层层稻浪。市农业农村局的测产结果显示,今年此处水稻亩产量最高超过了500公斤。

  “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蛤蟆叫,产碱不产粮”是这片晒盐场地过去的真实写照。几乎丧失了种植生态功能和经济利用价值的废弃盐田,也一度“卡住”了当地农业发展的脉搏。2019年3月份,营口盐田土地复垦及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落户这里,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由营口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项目总占地1.5万亩,一期工程占地面积近2700亩。

  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稻田,除了苦干,更需要技术支持。项目方与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联合攻关,依次实施引蓄水、田间灌排和土地复垦工程,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和农艺措施,达到土壤改良及去盐碱的目的。在全国筛选出26种耐盐碱水稻品种,探索重度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市农业农村局也主动协调市水利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全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给予种子、农机等政策扶植。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时下丰收的喜悦弥漫整个种植基地,“以稻治碱、以稻治荒”这项试验的成功,为全市盐碱地治理开发探索了新模式,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


原文链接:http://nyncj.yingkou.gov.cn/001/20211115/bdbc1f84-af30-4a22-8d05-814e331ded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