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经典报道 > 稻香“奏”出丰收曲 绿色农业助发展

稻香“奏”出丰收曲 绿色农业助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08 作者:佚名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走进洱源县三营镇新龙村粮库,一车车满载稻谷的车子过称进仓,村民脸上满是收获的笑容。道路两旁,金色的稻田向远方的山脚延伸过去,阵阵稻香迎风飘来,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种了41亩,成熟以后由公司负责保底收购。亩产850公斤,扣除超标水分每亩能交易800公斤,每公斤4.5元,平均下来每亩毛收入在3600元左右。我们只要种好水稻就行,特别省心。”前来交粮的益清合作社负责人张益清热情地告诉我们:“今年是第一次种植这个品种,开始还很担心,怕收成不好。现在看来跟着政府走是不会出错的,明年如果继续种这个品种我还想再多种点。”

  据悉,三营镇今年开始试验种植云粳37号优质香软型粳稻,这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较好的耐寒性,且具有米香浓郁、油润可口、冷不回生的特点。在新品种的推广过程中,采用大面积机耕的方式,也使种植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农户浦礼红告诉我们:“从秧苗到大田再到收割进仓,每一步都有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能有专业技术人员对我们进行指导。在种植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好洱海的生态环境,我们都以农家肥为主,实行绿色生态种植。”

  据三营镇农业组组长史亮佳介绍,今年全镇境内共推广种植300多亩,初步估算,每亩的纯利润能比往年高1200元左右。在种植的过程中,为保护生态,都采用生物除草剂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式,有的合作社则采用稻田养鱼的生态种养模式。通过施农家肥、绿色防控病虫害,在保障稻米产量的前提下生产出真正的绿色食品。

  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三营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洱海保护为引领,全面做好“三禁四推”工作,在农业发展中坚持种植绿色化、产品优质化、农药减量化,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应对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坚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种植方针,确保再生产过程中不破坏环境、不影响生态。同时,积极发挥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带头示范作用,把握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采用“党建+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方式,鼓励大户带头种植,引导散户积极参与,让农户能放心种、安心种,发展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业,努力打造“绿色食品牌”,让生态效益一步步转变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111/t20211108_638162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