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和广东新快报社联合推出的《乡村振兴日记》征稿活动,真实记录了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干部奔走在田间,坚守在一线,用双肩担起使命,用汗水书写历史的点点滴滴。在驻镇帮镇扶村干部的踊跃投稿中,我们摘取了部分优秀篇章,与读者共享,共同见证他们的每一分付出和收获。
(作者:张海军 中山市派驻饶平东山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兼西山村第一书记,原单位: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晴
潮州市委组织部下发向重点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通知里,有我的名字。按照程序,还将提请东山镇党委通过。为了提前介入工作,我与罗书记商议,今天召集5名村委见个面。
56岁的罗书记苦笑,村干部年岁偏大文化不高,一直物色大学生进村,无奈他们不愿回来。西山的实情也是许多落后地区农村的实情。局面短时间不能改变,基层还得运转,发掘班子的优点,就是干事动力。从市直到基层,我在镇区工作超过6年,相信自己的判断,西山村干部的踏实诚恳,就是正能量。
凭着掌握的知识资料,我索性讲起乡村振兴战略、省和潮州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饶平县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以及西山村规划发展定位、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可行性研究。我告诉他们,通过整改生活环境、建设休闲广场、拓宽部分道路等,是为了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提升村两委观念和政治先觉,让他们熟悉政策并通过他们宣传,也是一种帮扶。
作者(左)与西山村书记交谈。(来源:新快网)
我就村容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去到施工现场向罗书记请教。他指着村委会后有椭圆形大塘略显犹豫地介绍:左边硬底化3.5米宽路面,右边修建1.2米宽步行道;往前填砌三个鱼塘边沿修路可以连通白虎头村,只是经费不够。提升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五大提升之一。我当即电话问询镇农办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人员,了解该项目落实情况。我认为,如果该项资金缺乏,完全可以申报帮扶资金。
村前大塘,是潮汕旅群村落显性特点。时值夕阳西下,几只白鹭翩然飞入大塘。我灵机一动,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增建亭台栽种花木,附带开发鱼塘垂钓,将此地此水打造成白鹭湿地公园,作为未来休闲旅游诗意休憩地,之于整个东山镇,新奇而又富吸引,岂不妙哉?我的思路继续延展:将大塘边8条横街240户潮汕院落式民居改成民宿(我对潮汕民居情有独钟,向来认为改造为民宿最为合适),发掘修缮革命遗址农会旧地,推动后山连片古树申报古树公园、推行龙眼茶叶采摘和垂钓,力促农业自然与民俗人文融合……
西山的未来,文旅与休闲农业新天地,何其宽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