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粮食生产传来喜讯。经过测产,米东区三道坝镇皇宫村130亩优质高产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系)“新粳8号”示范基地亩产再创新高,达到659.3公斤。
2020年,该示范基地耐盐碱水稻实现亩产550公斤,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109.3公斤。
“这里原是白茫茫的盐碱地,pH值8.9左右,盐度达1.2%。通常,pH值高于8时,作物很难生长;盐度高则会破坏肥料吸收与渗透,易导致水稻不出苗、秧苗死亡、不结实等问题。”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站长、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奉斌说,在盐碱地上探索种水稻,能有效改良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保障粮食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该示范基地2021年种植的“新粳8号”,此前两年已在当地进行试种,2021年推广种植面积达5500亩。按照新品种水稻审定流程,“新粳8号”明年将进行自治区生产试验。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后,有望在北疆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2017年以来,新疆启动盐碱地开发种稻项目,将盐碱地尽可能地开发种水稻。培育耐盐碱性强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对于突破新疆盐碱地水稻品种紧缺问题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