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青稞之乡”有了西藏第一家青稞博物馆

“青稞之乡”有了西藏第一家青稞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10-30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青稞是西藏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最新测年数据显示西藏的青稞距今有3600年的历史。日前,在西藏著名的“青稞之乡”日喀则市,在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文化援藏支持下,西藏建起了首家青稞博物馆。

  

  青稞博物馆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面积为2400平方米。馆内藏品有陶罐、石器、农耕器具、青稞碳化粒、青稞种子等460多个。博物馆设有青稞之源、青稞之乡等五大版块,展示青稞的起源、分布;日喀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青稞的品种及发展历程、耕作制度、营养价值。还有“西藏青稞之父”尼玛扎西院长的科研成果及贡献,中央对西藏农业的优惠政策等内容。

  

  馆内还设有青稞产品制作体验区、青稞产品展销区等设施,具备文化传播、产品展示、品牌推广等多项功能。

  

  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干部 王鹏:2019年我们第九批援藏干部组到日喀则之后经过调研,感觉能不能为咱们日喀则青稞的产业链的延伸和历史文化的挖掘方面做一些工作。在历史文化挖掘方面,我们就投资了1600万元,建设了我们身后的这家西藏首家青稞博物馆。我们希望通过青稞博物馆的建设、开馆,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青稞,了解青稞,去传播青稞(文化)。

  

  青稞属于裸大麦,磨成面后被称为“糌粑”,是藏族老百姓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而日喀则市作为西藏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青稞的种植历史悠久,青稞种植,约占全区的40%。日喀则青稞产量约占西藏青稞总产量的48%,被称为“青稞之乡”。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旦增卓玛:青稞博物馆正式开馆,第一是填补西藏没有青稞‌‌为主题的博物馆的空白。第二是为了塑造“青稞之乡”的品牌。第三是让广大群众通过参观我们的博物‌‌馆,了解我们青稞的发展史,还有我们青稞的文化。(总台记者 陈琴 李朕 扎旺 西藏台)

  


原文链接: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xw/202110/t20211025_2668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