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农作物主栽品种和气象条件,预计我市夏秋农作物主要病虫总体将中等至偏重发生。
今年我市夏玉米种植面积为531万亩、大豆种植面积为153万亩。目前,在田作物长势良好。综合农作物主栽品种和气象条件,预计我市夏秋农作物主要病虫总体将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玉米病虫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草地贪夜蛾(秋玉米)偏重发生;弯孢叶斑病、锈病中等至偏重发生。大豆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蛴螬偏重发生;大豆食心虫、霜霉病等中等发生。预计2021年我市玉米病虫发生面积约800万亩次,大豆病虫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
市植保站提醒,玉米、大豆病虫害防治要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联防联控的原则,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主推技术包括栽培避害控害技术,性诱、灯诱等诱杀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高效植保药械(如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施药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杀虫灯在害虫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夜间活跃时段使用,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平衡。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应大面积连片应用,且不能将不同害虫的诱芯置于同一诱捕器内。根据病虫的发生情况,可用多种药剂混合喷施,实现一喷多防。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施用,确保防效。施药宜在清晨或傍晚,用水量要足,施药部位要精准。推广使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新型高效植保机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