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振兴路上的“甜蜜事业”

振兴路上的“甜蜜事业”

发布时间:2021-07-21 作者:佚名 来源: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车行驶在湾周路上是一种享受。路两旁的水杉苍翠笔直,在远处的田间地头草木葱笼,描绘出了一副绝美的田园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这个点人还不算多,每天清晨,这条路上的人浩浩荡荡,大家都赶着去上班。”六郎镇永和村党总支书记葛继芳说。永和村位于六郎镇东南,湾周路穿村而过,离湾沚镇和安徽新芜经开区仅1公里。由于交通便捷,仅永和村就有200多人在附近湾沚和新芜经开区的企业工作。

  近年来,永和村依托湾周路及沿线农业企业,发展采摘特色经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条甜蜜经济作物种植观光轴。在这里,创业者们不仅感觉事业“甜”了起来,周边居民的生活也跟着“甜”了起来。

  创业,让事业“甜起来”

  今年31岁的范栓马是回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见到范栓马时,他刚送走一车上市西瓜,正蹲在连栋大棚里,琢磨着怎样改善土壤质量。大棚里面的温度要比外面高出很多,范栓马的额头已经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刚送走1000斤瓜,西瓜都上市了,主要配送到芜湖和宣城等周边地区。今年经过土壤改良,西瓜的含硒量比普通的瓜要高出30多倍,是真正的富硒瓜。”范栓马说。

  

  

  

  范栓马从事西瓜种植已将近15年。2007年,原在上海从事西瓜种植的范栓马和父亲决定返乡创业。起初,他们承包了15亩地种西瓜。由于种植技术佳,质量好 ,西瓜供不应求。目前西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亩,品种由一开始的“早佳”扩展到现在的“美都“小兰”“早优8424”“早春红玉”“特小凤”等品种。在小范和父亲精心呵护下,“春晓”西瓜凭借上乘的口感、优良的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亲睐,销售供不应求。

  2008年,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范栓马和父亲牵头成立了芜湖县春晓大棚西瓜专业种植合作社,合作社成员由十几名种植大户组成,统一使用“春晓”品牌,合作社种植面积达580亩。2015年,范栓马成立了春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9年 ,“春晓”西瓜被评为安徽省十大名优产品。春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还被评为芜湖市农业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

  在规模壮大后,范栓马丝毫没有放松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去高校取经。 “今年我的70多亩地都经过了土壤改良,出产的西瓜每千克含硒量达50—180微克 。” 范栓马说,目前正在进行无土种植攻关,几年后大家就能吃到无土种植出的西瓜了。 “今年行情不错,纯利润估计有50—60万元。”小范憨厚地笑着说,合作社全年估计能产2100吨瓜。

  

  

  

  就业,让生活“甜起来”

  离范拴马的西瓜棚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居葡萄”。和小范返乡创业略有不同,“老居葡萄”的掌门人居详佑算是一直在家门口创业的代表。改革开放不 久,居详佑就种上了葡萄,一开始只是几十株,2011年老居葡萄注册“老居”品牌商标成功,2015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获得无公害产品标识。 目前,“老居葡萄”已有十几个品种,种植面积近160亩,由于产品口感好,管理严格,已成为芜湖周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葡萄品牌。“从6月下旬开始一直能卖到国庆节附近,一亩地每年的纯收入在5000元到6000元左右。”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居详佑表示日子更有奔头了。

  

  

  

  齐秀英和胡腊梅一早就在“老居”葡萄园里忙活开了。“我们是隔壁周皋村人,在这干了好几年了。”齐秀英笑着说。“每年三月干到十月,早上到,下午四点半下班,很不错。”一旁的胡腊梅补充道。

  葡萄种植过程中很多工序如点花、修剪等必须手工完成,用工量较大,像齐秀英和胡腊梅这样的农村妇女因此就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我们全年季节性用工达3000多人次,多为附近乡亲。由于对体力要求不高,还有很多60岁以上的人来工作。”居详佑说,“每天90元工资,中餐免费,大伙都乐意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实现增收致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

  “随着特色种植企业的出现和种植大户的崛起,周边的群众不仅每年能有流转土地的红利,还能去打工,拓宽了增收渠道。”葛继芳说,农村40岁以上的妇女在外就业相对困难,但是家门口的这些西瓜、葡萄、草莓等特色种植业就非常适合她们。

  范栓马今年照例请了人进行整枝、除草、授粉、温控、采摘等田间管理。“ 每年稳定用工有二十多人,年龄在都40—60岁左右,其中妇女居多,人员基本是永和村和周皋村的。” 范栓马说,“都是乡亲,能在家门口工作,大家都感到很方便。”

  范栓马表示,回乡创业的路是走对了,不仅使自己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也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找对发展的路子,能提振大家的信心,凝聚大家的力量,把乡亲们的干劲鼓起来,就能夯实家乡产业的根基,乡亲们的日子也就能越来越“甜蜜”。


原文链接:http://nync.wuhu.gov.cn/nyzx/bmyw/8289864.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