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驻村“妈妈”眼中的留守儿童认知危机
与父母重视孩子早教相比,祖辈较缺乏给学龄前儿童读书、讲故事的意识
一名驻村“妈妈”眼中的留守儿童认知危机
中工网记者 杨学义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抚养,缺少父母的陪伴,让他们更渴望父母的爱。视觉中国 供图
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榕山镇高庙子村,何群已经作为一名“童伴妈妈”驻守了两年,她的工作是负责全村儿童的日常照料和动态管理。村里的情况经常让何群困惑不已,她发现与自己的孩子相比,这里的留守儿童有的不爱说话,反应也慢半拍。
何群看到的状况并非个案。近年来,诸多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显示,这一群体入学前的认知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引起重视。
学龄前认知状况堪忧
“童伴妈妈”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的留守儿童关爱项目。作为100位“童伴妈妈”中的一个,何群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两年多来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村里很多留守儿童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干预他们的教育很难,爷爷奶奶们经常私下议论,认为我的工作是多管闲事。”
两年多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让她越来越感觉到,这一群体认知能力发展较迟缓,“我前两天接触到一个3岁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只会说几句简单的话。”何群的感受得到了许多调研数据的认证。
一项由中国科学研究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参与、调研中国农村儿童养育状况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在对陕西省174个乡镇351个村庄的1808名幼童进行国际上通用的“贝利智力发育指数”测试后发现,18~24个月大的幼儿中认知发展滞后的有41%;25~30个月大的幼儿中,这一比例高达53%。而在针对河北、云南的测试中,两个省份分别有55%和超过60%的农村学龄前幼童认知发展滞后。与之相对比的是,在城市和一些富裕农村,这一比例仅为15%左右。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兢用《Bracken基本概念量表》的科学调查方法将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认知状况进行量化研究发现,儿童在入学前的认知准备状况对第一学期末考试成绩有重要预测价值,如果认知准备差,那么学习成绩也差。而留守儿童对各项认知准备概念的掌握几乎都处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水平。
对此,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林秀认为,我国目前有5000万婴幼儿,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农村婴幼儿认知或语言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人力资本质量影响很大。”
- 2018年亳州市中心城区国有2018-04-20
- 2018年太原市双塔景区改造2018-04-20
- 2018贵港市农业大棚光伏发2018-04-20
- 湖南将建立公务员等重点人2018-04-20
- 鸿茅:药似药酒非酒剪不断2018-04-20
- 我国阅读指数首次发布去年2018-04-20
- 年内百城将实现扫码乘公交2018-04-20
- 一岁以内的宝宝不宜喝鲜榨2018-04-20
- 网传“两女子偷孩子”消息2018-04-20
- 北京联通利用合同欺诈消费2017-11-02
-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中国特2017-11-13
-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中国特2017-11-13
- 龙港镇副镇长曹庆植为首,2016-10-13
- 卡被“盗刷”? 是“熊孩2017-10-17
- 北京联通坑骗用户 霸王条2017-11-02
- 农业部:近期涉及农药产品2017-09-08
- 有人冒充12333热线诈骗 2015-04-02
- 习近平:绝不允许以言代法2017-10-20
- 韩长赋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2018-04-16
- 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农村部2018-03-28
- 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农村部2018-03-24
- 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部党组2018-03-19
- 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部“划重2018-03-16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2018-03-09
- 农业部召开2018年“百乡万2018-03-05
- 中国特产协会授予黑龙江省2018-02-27
- 全国春管春耕暨种植结构调2018-02-07